唐桂蓮會長在全省監理通聯會暨《規范》知識競賽決賽的講話
時間:2014-10-31 09:07 來源:未知 作者:zhenglili 點擊:
次
在全省監理通聯會暨《規范》知識競賽決賽的講話
山西省建設監理協會會長 唐桂蓮
2014年10月21日
同志們:山西省建設監理協會會長 唐桂蓮
2014年10月21日
大家好!
今天是連續六年的一年一度2014年通聯工作會,今年還特別安排了《規范》知識競賽決賽,這就更增加了這次會議的亮點和看點,剛才大會第一階段傳達了中監協兩個會議精神;總結了2014年度通聯工作;表揚了優秀通聯員、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優秀論文;獎勵了在國家三刊物發表論文的近百名作者。第二階段進行了《規范》知識競賽總決賽,賽出了名次,賽出了水平,廳董承煒副處長、李永紅副處長、楊安平書記應邀參加大會,隨后,永紅處長作講話,會議開的緊湊有序、振奮人心。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通聯傳媒是為宣傳
通聯、信息、簡報、網站這些傳媒,從工作角度講,目的都是為宣傳行業、擴大影響、提高地位,從2008年起我們一直非常重視這項工作,而且工作既有堅持、更為執著。當發現行業地位低、影響小的問題后,決定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改善行業“既低又小”的狀況。
一是連續六年堅持年年召開通聯會??偨Y工作,宣傳先進,交流亮點,加油鼓勁。
二是連續六年堅持年年表彰。對優秀通聯員、優秀論文、優秀企業簡報等先進年年表彰。
三是連續六年堅持年年選樹先進企業文化典型,交流學習。
四是連續六年堅持借機造勢,不失時機擴大行業影響,如2008年紀念中國建設監理創新發展20周年暨山西監理協會成立12周年組織大型紀念活動;2009年紀念建國60周年開展征文、攝影比賽等。
五是連續五年堅持年年抓理論研究,召開“兩委會”,確定研究范圍和論題,為行業理論研究把脈引路。
六是連續五年堅持年年“五一”慰問項目部、“五四”表彰杰出青年總監,為行業發展培育青年人才。
七是連續五年堅持年年獎勵獲國家優質獎、魯班獎項目企業和總監,激勵企業創更多精品工程。
八是連續五年堅持年年對報考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成績合格情況進行分析公布,讓企業了解自己,也了解全省。
九是連續四年堅持年年對在國家三刊物和外省刊物發表論文的作者進行獎勵,獎勵金額10余萬元。
十是連續四年堅持年年編寫山西監理年度發展分析報告,為主管部門決策提供數據資料。
從2009年到2014年,1年、2年、3年、4年、5年、6年,連續六年,工作年年抓,會議年年開,表彰年年搞,交流年年談,獎勵年年有。同志們,一年可以,兩年可以,連續六年,這是什么?看是堅持,實為執著。六年是漫長的連續6個年頭,時間是2190天,十項堅持年年搞、年年抓,這是力度,這是恒心。
十個堅持,從召開通聯會、表彰先進、獎勵激勵、五一慰問、發展分析、理論研究,到認準目標——振興行業、找對重點——服務行業,堅持再堅持,執著用心,久久為功,終結碩果。
二、知識競賽意推學習
知識競賽不是目的,主要是為促進全行業對新《規范》的學習、運用,進而達到提高隊伍素質的目的。
1、企業文化
為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年初理事會上,協會決定今年搞一次《監理規范》知識競賽。這項活動從6月安排后,許多企業積極性較高,掀起學習《規范》、熟悉《規范》、運用《規范》的高潮,6月協會發文安排、7月企業學習選拔、8月協會筆試初賽、9月筆試復賽,10月最后決賽,6、7、8、9、10,連續五個月一氣呵成,期間28個企業報名,77個項目部組隊,230多人參加。“省建設監理”、“神劍”、“煤炭有限”等企業組織競賽選拔;“晉中正元”等企業的領導親自參賽;“和祥建通”參賽人員封閉學習等等。說明什么?說明企業領導認識到學習規范的重要性,說明從業人員為提高個人素質積極參與;說明企業與企業之間、監理人員之間,互相不甘落后,力爭上游的行業學習新風。這兩年,協會和企業都在抓企業文化建設,有的企業對理論研究工作出臺獎勵措施,有的企業搞演講比賽,有的企業組織攝影、爬山、旅游活動等等,以各種方式陶冶職工情操,職工不是出了家門就是工地監理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企業文化是整個文化大餐中的一道菜。關于文化,近期我看到一篇短文,標題是:“日子怎么過便是文化”。文中寫道:所謂文化一是可以用四句話來表達,即“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二是文化是表現在“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文化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對待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
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
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慧。
品位、道德、智慧即文化。”
由此社會文化,我們聯想到前一段電視上倡導的家規、家風,那么說到這里,我們每個企業是不是應該思考我們的“規”是什么?“風”是什么?“內涵”是什么?特別是許多企業,宗旨有、規定有,但配合宗旨、規定實現目標的措施接應不夠、氛圍不濃、落實不好、效果更有待提高。
2、學習氛圍
學習,我們去年提出開展“書香監理”活動,許多企業、許多同志都在讀書,都在學習,企業開展讀一本書、講一件難忘之事等活動,倡導學習,營造風氣,粗略估計,我們行業內大概有80%左右的人能夠不同程度的自覺學習專業書,但精學者恐難有一半。從崗位的要求,特別是總監,不僅要學習專業書,還應選擇讀一些基本書,因為這類書是建造一個人精神大廈的“基石”,是喂養自己成長的“母乳”。中國歷朝歷代大學問家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有那么強的文化生命力、感染力、影響力,就是因為他們的文化“開口奶”吃得好,文化“童子功”練得好,博覽群書,構造了他們深厚的素養,讓人更加沉實、厚重、謙卑、寬廣。生活中常見人們閑時聚在一塊,但真正能談學論道的只有少數,為什么?因為大多數人缺乏這方面本領(知識),談學論道需要什么?需要底氣。底氣從何而來,當然來自讀書,書讀的足夠多,就有了問題、有了思路、有了想法、有了行動,才敢與別人交流討論,爭辯才可能做到氣盛言宜。不讀書,無以言。著名作家、翻譯家錢鐘書的夫人文學家楊絳103歲,是一位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卻有著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她講到:“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和積累一定數倍于普通人,所以關鍵在自己”。一語道出真正成功人學習、努力和堅持的秘訣,我們雖不能同文學巨人攀比,但今天站在領獎臺的6個項目組及18位參賽選手,他們能夠進入決賽,很不簡單,一定也是平時的積累和學習的結果,一定是下了苦功,大家可以看:我們會議的標語,其中一條是“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領獎的光彩折射出的是背后的艱辛。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舉國傳頌,他講到:“文藝不能在市場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沾滿了銅臭氣”。“在文藝創作方面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的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這些精辟的講話,對存在問題講的一針見血,對文藝發展方向語重心長,近期在文藝界掀起學習總書記講話的熱潮,許多老文藝工作者對習總書記的講話專注、激動、敬佩、反思交織,這次會議必定成為社會主義文藝振興的新里程碑。
習總書記在許多講話中,引用經典、古典、西方文化處甚多,這些都源于他熱愛學習。有資料稱,他在插隊時地頭看書,陰雨天看書,空閑時閱書,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從年青時注重學習就奠定了偉人的基礎素質和精神底蘊。他的求知欲望、博覽群書、酷愛學習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會議后需要思考的是:通聯工作往后怎么抓?往深怎么搞?企業文化抓什么?家規家風到企業的“規”、企業的“風”是什么?學習性企業怎么創?項目部建設、項目部學習、項目部管理、人才問題、培訓工作等等工作如何進一步?希望大家在弱化監理勢頭打住的情況下,在政府狠抓工程質量的形勢下,監理自身怎么辦?怎么跟上工程質量治理行動的形勢等等。這些問題在座的要很好思考,并體現在明年的工作中。
謝謝!